總體勞動力指數是唯一的工具,使用新的觀察分析加上強大的資料,以評估短期和長期的成長戰略。在超過90個因素和全球75個市場分析中,總體勞動力指數評估了正職和短期勞動力的技能適用性、成本效益、監督管理和生產力。這是一份全面性的報告,針對技能、生產力和勞動法規,對各個國家及地區進行排名。
機器人正取代人類的工作,一直是這十幾年來的爭議點,但事實上可能不如我們想的這樣。我們的調查連續進行了三年,結果顯示,87%的雇主會因為自動化而計劃增加或維持員工人數,這數據比以往調查都還高。雖然多數企業正投資數位化和移轉業務到機器人身上,但並非減少就業機會,而是創造了更多工作機會。與此同時,公司正在擴大他們員工的技能,期望員工可以和機器成為互補的角色。
雇主品牌和消費者品牌有著緊密的關係。在當今的工作世界中,人們想要的不僅僅是獲得就業機會。他們想要有價值、選擇和客製化的方法來幫助他們提升自己的職涯和生活。將招募程序加值成為與潛在顧客建立關係的機會,這將使我們更容易與客戶及求職者建立信任和忠誠度,最終影響我們的成果。
企業正面臨前所未有的人才短缺,全球45%的雇主在尋找適合的人才上面臨困境。符合資格的求職者比過去更難找,因此雇主正規模化地投資科技工具,以協助他們搜索、篩選及聘用求職者。然而,儘管現在有各種新的科技出現,但有些關鍵問題常常被忽略,例如企業試圖解決的招募、聘雇問題究竟是什麼?求職者更喜歡哪種科技?人際互動的作用是什麼?科技的投資是否提供給求職者更好的體驗?那麼這些問題該如何解決,才能完善招募流程?
畢業季即將來臨,新鮮人陸續投入職場,不過台灣雇主人才荒的狀況越來越嚴重。根據ManpowerGroup〈2018全球人才短缺調查〉結果,78%台灣雇主面臨徵才困難,是自2006年加入調查以來最高點,位居全球第三。台灣雇主急需網羅的前三大職缺為業務代表、工程師、資訊技術人員,其中資訊技術人員是首度進入前三名,多數雇主開始加強投資人才訓練及提高薪資以解決困境。
我們正處於數位化浪潮下的技能革命,科技將組織轉型,技能需求的標準變化快速,以致於企業很難找到適用的人才,能夠掌握所需技能並且學習快速的人,才能立足於社會。
數位化,自動化,人工智慧,個人雲端和公共雲端等等,科技的衝擊對大小企業和部門組織都有無限的影響,而且影響正在不斷擴大。面對商業模式的更新,企業需要快速的數位化轉型,以把握機會和增強競爭力。那麼領導者該如何準備,才能利於站穩於數位時代?
科技深入生活,現今求職者只要在手機上滑一滑就能應徵職缺,雇主也能及時回覆,招聘技術的進步對於吸引及招募人才產生大幅度轉變!在當今的人才大戰中,各國的求職者對於科技使用的喜好有何不同?企業該如何利用科技來確保競爭優勢?
根據統計,1/5的人在工作中無法適得其所:他們缺乏動力、疲於參與,甚至生產力低落,這些都會對工作表現產生明顯的影響,甚至造成雇主的財務問題,平均而言,雇用合適的員工能夠提高29%的收入,並節省數百萬美元這樣的情況下,怎麼樣才能透過有效的職業生涯管理策略為企業取勝?
當僅1/4的女性曾與其主管進行職涯對話,討論如何在企業內部發展自身才能;1/5的女性正在與其主管進行職涯對話的狀況下,我們該如何改變現況?女性需要發展自身學習力(learnability):學習新技能的意願與能力,讓他們得以負責新職務並保有職場競爭力。企業雇主需要培養女性的學習力,以確保他們具備未來所需的工作技能,培養的第一步,從開啟職涯對話開始!